《师说》教案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13 20:48: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50字。
  《师说》教案
  四川省华蓥中学彭爱明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我国古代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旧时人们教育子弟,在讲台上供一木牌,上写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为人生最须尊崇、服从者,可见人们对教师的尊敬。但是,在我国的魏晋时期,人们却以从师学习为耻,为什么在我国的这个历史时期,从师学习却成为被人耻笑的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生韩愈的名篇《师说》,从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
  二、解题:
  1、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师”的形式
  文中为论证“学必有师”的论点,在确定“能者为师”的前提下,先后列举“师”的三种形式。
  (1)问经式。17岁的李蟠“好古文”,向韩愈请教“六艺经传”。联系前文对所择“童子之师”愚妄做法的否定,便不难断认这是本文从师的主证形式。
  (2)学艺式。“巫、医、乐师、百工”各具专门技艺。只有师傅弟子“不耻相师”,取长补短,才能使技艺精益求精,渐臻佳境,有所发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