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梅园新村之行》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23 20:57: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20字。
  《梅园新村之行》教案
  邹志红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访问记的结构和写法。
  2.学习课文以环境和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表现文章主旨的方法。
  3.学习课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突出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以环境和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品德、表现文章主旨的方法。
  2.夹叙夹议的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特色?然后教师适当提示点拔。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广大人民渴望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了和平谈判。之后,主要负责和谈的是周恩来。那么在充满艰险的敌占区,周恩来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映这一段历史的课文《梅园新村之行》。
  二、自主学习: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 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1)刻不容缓⑵知其不可为而为⑶轩昂⑷谈吐
  2、 借助课文注释,介绍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为其笔名。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14年去日本留学。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同年与成方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回国后弃医从文,专事创作,并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他的诗作和历史剧影响最大,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诗集《女神》(《凤凰涅檠》和《炉中煤》),不仅确定了他作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地位,而且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其中多篇都塑造了一个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并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抒情形象。后有《星空》和《前茅》两本诗集出版。抗战时期写历史剧,注重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果,作品《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
  3、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谈、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