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散文阅读实战技法解密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26 8:57: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2张。高考散文阅读实战技法解密,解密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答题模式,指导学生有效答题。配套教案约6190字。
  2009年高考散文阅读实战技法解密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文学作品阅读部分所选的材料大都是以散文为主。由于散文篇幅短小,文字精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所以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规律,从常见的命题角度,提炼出散文阅读的规范答题模式,以期对备战2009年高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语言角度
  1、遣词造句
  【命题方式】文章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
  【答题模式】这个字有……的意思,作者用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的感情。
  【技法解密】①把握其内涵,分析其在语句中的结构位置及语法成分,准确理解字义。②分析字词的表达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从生动、形象、准确等角度分析,尤其要注意字词在文中运用效果上的“四性”:(1)形象性。在描写、叙事中,一些词语起着具体、生动、形象的作用。(2)感情性。词语表达一种思想倾向或感情色彩等。(3)精确性。词语表达概念上的精确恰切,起修饰限制的词语对中心词的严密表达等。(4)结构性。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有照应、过渡、点题、升华等。
  【示例】(2008年北京卷第18题)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2、语句含义
  【命题方式】理解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或: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词(句)的理解。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句子:句中关键字词+限定修饰成分+上下文。
  【技法解密】①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②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分析句中各成分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如果是单句,就要在抓住句子主干或突显句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如果是复句,就要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弄清各句的句意,分清各句内在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③对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语句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通过相互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比喻就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用喻体来解释本体。④哲理句往往对全文主旨作解释,多为高度概括而抽象含蓄的句子,答题技巧是先用多个具体的同义或近义词替换,做到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使意思更加清晰更有条理。
  【示例】(2007年全国卷II 第15题)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参考答案】“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