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10个字。
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单位:河南省获嘉县亢村镇第三初级中学
姓名:张友领
电话号码:13525043915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把握好传统与传承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苦学与乐学的关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不能在高举新理念的旗帜下偏离了课程改革的轨道。
关键词:正确把握不能偏离
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我曾经看了《中国教育报》刊登的一张图片,图片上画着一位母亲给孩子洗澡。主标题是:传统教育实践好比洗澡水和孩子,倒洗澡水时不能倒掉孩子。副标题是:重视能力不能以轻视知识为基础。看了这张图片后,我觉得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在高举新理念的旗帜下偏离了课程改革的轨道。我们的老师是否真正理解和把握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真正走进了新课程,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关于传统与传承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一些老师一谈到新课程改革,就认为过去的一切都过时了,过去的一切都没用了,好像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认为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很神秘,课本全新,教法全新,学法全新,过去传统的东西都不适合课改要求。其实,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次课程改革虽然力度很大,但它只是把那些传统中陈旧的、腐朽的东西改掉,而那些传统中积极内容都保留了下来,特别是对那些先进的方式方法还加以倡导。如“合作学习”、“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等等,都是前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实新课程标准也是在国家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看问题要看它的两面性,也就是要用两点论来分析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对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无庸质疑的,但是不能对传统教育的不足无限地放大,更不能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对于一些好的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还是要继承的,因为那些好的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淀下来的,必须发扬光大,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而不能一概否定。比如说师道尊严问题,要正确地去认识,不要一谈到师道尊严就群起而攻之,《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尊道,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实“尊师”的目的不在于“师”,而在于“道”,是为了使民“敬学”。如果一个对学业无所谓的人,将会是一事无成的,只有把学业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人,将来也可能把从事的事业看得至高无上。所以“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