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690个字。
宿迁市宿豫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教育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28分)
1.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汉字。(4分)
精zhàn chěng 能lín 选对zhì
2.找出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填在下表中并订正。(4分)
饶有风味断垣颓壁永往直前怒形于色不堪设想
万籁俱寂轻装淡抹融于一炉变换莫测心旷神怡
错别字
正确字
3.根据提示默写。(7分)
①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③我们不愿恣情悲痛,;我们也不愿意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以计算的。(阿累《一面》)
④?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⑤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⑥由此上溯到一前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⑦路曼曼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4.下面两个句子都有毛病,请你修改,然后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①这幅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②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湿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5.假如唐仲英老爷爷从美国来到了我们宿豫区,学校派你以小记者身份对他进行采访。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
①你确定的采访主题是什么?
②你将怎样围绕主题打开唐爷爷的话匣子,请把你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①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古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的景象。
B.三、四两句用“曲”“幽”“深”等字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目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写。
②“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句既然已经没有声音了,怎么又会有“钟磬音”呢?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7.小明是一位很聪明的孩子,但他迷恋上网打游戏,成绩直线下滑。老师的劝导、父母的苦求都无济于事。现在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对小明进行劝导,你该怎么说?(2分)
二(42分)
(一)阅读《赵普》一文,完成8——11题。(13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日归第,阖户起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即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8.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①晚年手不释卷释:②普颜色不变颜色:
③普性深沉有岸谷岸谷:④跪而拾之以归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译文: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译文:
10.文中的赵普有缺点,也有很多优点,请分别从文中找出能表现赵普优点(不少于两个)和缺点的句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