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话题材料的解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5 11:39: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10字。
  例谈话题材料的解读
  甘肃省民勤一中陈国仁
  单从命题形式上说,现在高考中更多出现的作文题目形式,有人称之为“后话题作文”或“新材料作文”,它的特点是只提供材料,不提供明确的话题。这种作文的构思须注意看清类别和要求。
  从内容特征上说,材料可分为“现实类材料”和“寓言类材料”两类。现实类材料之所以称为“现实类”的,是因为这类材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者反映出一种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这种现象或问题就是命题人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进行阐发的对象,如2006年全国二卷中那个关于读书的材料;寓言类材料之所以称为“寓言类”的,是因为这个材料可以看作一个具有比喻性质的寓言故事,故事本身及其中的细节并非写作中阐发的对象,其寓意才是,因此准确分析其寓意是成功写作的第一步。
  从材料作用上说,可分为约束性材料和提示性材料两种。前者如2008年关于乌龟求生和乌鸦捕食的材料,它的作用是对文章立意进行约束和提示;后者如:“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风,有春风、秋风,有顺风、逆风,有和缓的风、凌厉的风……请以《行于风中》为题作文,写写你行于风中的感悟。”它只是为我们理解题目中的“风”做些提示,并不规定我们必须写其中的哪种风。
  构思作文时,一,不管哪类材料,分析时都必须关注两点:评析性的关键词句,或故事情节。前者无需多说。话题材料是用来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话题的;话题的要义,命题人的命题意向,都在话题材料中进行了暗示。“情节”在故事性材料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对比性的,并列性的,层递性的,等等。情节的结构特征决定了我们从中推演抽象出一个概念性结论(将来作为文章中心)的方法。如题:
  读下面一首诗,选一个角度作文。
  《锯》:我曾是一把/光滑的刀/被生活磨得/布满了一个又一个缺口/如果你是鲁班/一个真正的行家/请把我精心地收藏/等明天伐木/且瞧我的威力
  这显然是一则寓言类的材料,分析其寓意要完整把握它的情节和概念含义:刀被磨出了缺口,却因此具有了威力;识货的鲁班就能懂得在适当的地方利用它的独特价值。也要关注它的关键词:磨,缺口,鲁班,威力。通过联想可以建立起比喻性陈述与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来:磨——磨练,锻炼,历练,遭遇,经历,打拼等;缺口——创伤,痛苦,沧桑,磨难,坎坷,失败,波折等;威力——智慧,本领,经验,耐性,韧性,毅力,认知,远见等;鲁班——能识材善用材的人。这样该材料基本可从两个方面立意:经历磨难,经受锻炼,遭遇创伤,虽然可能使人身心俱损,但可以使人增长才干,具备成大器者的素质;一个真正能识材善用材的人才知道经历过磨练和挫折的人才是能经大风浪堪成大业的人。
  为了做到完整把握情节和关键词,不致因遗漏什么而导致断章取义,可采用“框式图表法”进行分析,示例如下:
  光滑的刀——→磨——→缺口——→鲁班——→威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