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4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7 0:13: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60字。
  雷雨
  曹禺
  授课者 黄蓉蓉
  教学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授课时数: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重点分析语言五个片段,感知人物性格
  一、 赏析课文
  哲学家黑格尔名言导入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
  《雷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营造了“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但这是需要你品才能品出味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几个片段。
  片段一:洋火 
  朴  (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  是的。
  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与课本原文有什么不一样?(顿)对,“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
  鲁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1.提问: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前面我们刚刚看过钱谷融先生的评价,曹禺先生的语言是“精练”的语言。──此处会不会是曹禺先生的一处失误?你们觉得呢? 
  ①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30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
  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30年前的生活当中。
  2.提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因为这一细节在鲁心中印象特别深刻。因为,30年前的生活,在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也正因为这样,鲁在说话中自然地用了“我们”一词。
  3.提问:这一刻,鲁的思绪回到了30年前,那周呢?周也一样。从哪里看出这一点呢?( “沉思”“沉吟”)
  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  哦,好地方。
  4.提问: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个脑子里可能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呢?(师提示:“洋火”是什么?)看来应该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注意,要充分利用课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