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戏剧人物的语言——《雷雨》教学的五个环节

作者:佚名  时间:2006/8/16 15:13:1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740
  (播放“雷雨”画面及声音,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刚才我们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让大家经受了一场雷雨的震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雷雨》的问世,同样犹如一场狂风暴雨,震惊了当时的剧坛。这里有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有着最“雷雨”的女人,也有着在岁月中历练得冷酷但仍然存着一丝温情的老人.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雷雨》中的戏剧冲突、戏剧人物,那么戏剧冲突和人物都要通过什么来表现呢?对,戏剧语言。所以,鉴赏《雷雨》中人物的语言是咱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第一个环节,探究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1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对话片段,请一个同学和老师合作表演一下。
  思考:周朴园发现鲁侍萍身份之前和之后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呢?这和他的性格、身份、地位有什么关系呢?
  也就是说当周发现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三十年前被他抛弃的侍萍时,他的语气马上变得非常的冷非常的硬,声色俱厉,这都符合他资本家的残忍冷酷的本性。甚至周后来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件事?钱,他说:“好!痛痛块块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符合他资本家、生意人的身份。所以说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性格、身份、地位的,这就是戏剧语言的特点之一——个性化。
  2、为了是大家进一步了解周朴园的个性化语言,请大家看一个周朴园逼繁漪喝药的电影片段。 
  思考: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符合他什么样的性格? 
  口吻是命令式的,为了维护封建家长的权威,符合他的虚伪和专横。
    我们通过周的语言了解了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其实戏剧语言还特别讲究潜台词。
  第二个环节,探究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什么是潜台词?大家还记得小说《荷花淀》里水生嫂的那句经典台词:“你总是很积极的。”这里头有什么感情呢?有自豪、埋怨、理解、嗔怒……可是她说出来没有呢?没有。所以妙就妙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潜台词,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下面我们就通过侍萍的语言来感受一下潜台词的艺术魅力。
  请大家看到课后练习第二大题,有四个小题,每大组讨论一个。(请大家自由的大声朗读出来,然后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进行分析,各组比赛,看哪一组分析得最透彻,朗读得最神情)
  1、“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这表现了她对周的不满和内心的痛苦。语调中必然带着什么意味呢?嘲讽。
  2、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反问,既有因为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的蔑视,看出她的刚强和自尊。
  3、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用四个短句,语气急促,语调不断上升,表现出他的不安、激动、惶恐。
  4、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幻想破灭,只剩愤怒。
  利用谐音,巧妙的表达了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甚至不愿相认的痛苦。
  不错!同学都非常成功的揣摩出了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下面我们讲点题外话
  第三个环节,探究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的特点
  大家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吗?写书写到无法再写的时候,往往就会“无巧不成书”的“节外生枝”。刀架到好人的脖子上了,会有侠客从天而降。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戏剧语言也具有这样的功能。不信我们来看一段对话,请大家看课文79—82页,这是周鲁从相见到相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哪些语言暗示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请大家两人配合大声朗读,并且划出这些句子。
  鲁侍萍的欲说还休,欲言又止,这说明她对这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还是存着感情的,当然更多的是积蓄了三十多年的悲愤。这就是戏剧语言的特点之三——动作性。
  当然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心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周,
  奇怪——猜疑——紧张——惊慌失措,这都体现了戏剧语言动作性的特点。
  第四个环节实战演习
  到这儿,我们已经分析出了《雷雨》中语言的三个主要特点。下面给大家一个实战演习的机会,请两位同学为周鲁见面的片段配音。待会请大家做专家点评,说说哪句话读得最好?最能把握戏剧语言的特点。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大家分析得非常精彩,其实我们今天所讲的三个特点不仅仅是《雷雨》的语言特点,它也是所有戏剧语言的共性,对于这些特点我们不仅要会分析,还要会运用。
  请大家以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为脚本,自选一个片断(如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以剧本的形式改编,或者编入一些想象的情节,比如有的学生可以用长沙方言的形式来再现葛朗台,可以!只要这个老头儿的语言没有丧失他一贯的吝啬作风就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