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290字。
材料作文写作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2004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15套高考题,除了北京是命题作文(以“包容”为题)以外,都是话题作文。全国卷4套题都是关系话题:
甲卷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乙卷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丁卷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2005年,出现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种形式并存的格局。16套高考题,采用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有3套题——上海卷、福建卷、湖北卷;采用命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有4套题——北京卷(说“安”)、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重庆卷(筷子、自嘲)、天津卷(留给明天);话题作文仍然占主导地位,有9套题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全国卷甲乙丙卷、江西卷、湖南卷、山东卷、浙江、广东卷、江苏。全国卷仍然是清一色的关系型话题:
甲卷话题——“忘记和铭记”
乙卷话题——“位置和价值”
丙卷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2006年,17套高考题,采用话题作文的7套——福建卷、浙江卷、重庆卷(大作文)、江西卷、广东卷、安徽卷、四川卷;采用命题作文的有6套——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天津卷(愿景)、辽宁卷(肩膀)、江苏卷(人与路)、湖南卷(谈意气);采用材料作文的有4套(全国卷甲乙卷、山东卷、湖北卷)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的作文命题风向标发生了转变,在2003~2005连续三年、持续考查了8道关系型话题后,全国卷作文“旧貌换新颜”,变成了材料作文。
2007年,话题作文完全退出主导地位,18套高考题,只有广东卷、浙江卷、重庆卷3套是话题作文;而采用命题作文的有10套——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福建卷(季节)、湖南卷(诗意地生活)、江西[⑴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⑵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辽宁(我能)、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四川(一步与一生)、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嘴边)、江苏卷(怀想天空);采用材料作文的有5套——全国甲卷、乙卷,北京卷,湖北卷,宁夏卷。
由此发展趋势,可以推测,2008年高考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将是重点。学生写命题作文问题不大,对材料作文应该高度关注。
【考点透视】
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一般说来,“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
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考生理解话题”,因此,“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张伟明)。一般情况下,不宜拿材料到文章中去分析。
而材料作文的核心是材料,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有很强的限制作用,作文立意须从材料出,要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确立主旨,行文须扣材料,不能象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如果是写议论文,最好从所附材料引出论点,也可以把材料用作论据,关键是运用得巧妙,富于概括性,根据写作角度突出重点。即便是写记叙类的文章,也要暗合作文材料的神旨。
【例题解析】
【题目】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④不少于800字。
【导引】
本题允许考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仍然具有话题作文的特征。但因为没有明确的话题,审题不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作文就不再是以“话题”为范围,而是以“材料”的含意为范围。
材料含意具有多向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
可以从鲸的角度立意。在水中庞大的鲸无疑是强大的,而当它无所顾忌的对沙丁鱼穷追不舍时,却没有想到危险逼近,自己原来的优势在沙滩上就成了要命因素。由此可以立意为:强者仗恃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要有忧患意识……
也可以从沙丁鱼的角度立意。身体瘦小的沙丁鱼向沙滩方向游去是十分聪明的,善于利用自身条件和有利地形而引强敌于困境。由此可以立意为:用智慧战胜强敌;智胜于力;善于凭借才能以弱胜强;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