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日”材料作文导写与教师下水作文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26 13:05:1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托尔斯泰晚年时,仍坚持写作。他每天坚持看日出,看太阳吐出万丈光芒,看太阳从山林冉冉升起,听小鸟啁啾,呼清新空气。如此,他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观日出竟成了托尔斯泰每天必做的功课,他也因此身心得到了释放。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涵作文,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
  审题:
  1、材料重要托尔斯泰坚持每天看日出,听鸟鸣,呼吸新鲜的空气,获得生命的激情与写作的动力,看日出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这应是材料的中心部分。
  2、从题目要求的角度而言(自选角度)。首先,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的角度来分析,托尔斯泰写作一直坚持到晚年,与他的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有关,也与他的精力充沛有关,而这些都得益于他每天坚持看日出,在这个过程中,初升的太阳,小鸟的歌唱,清新的空气等大自然每天的全新的一面都给他启迪与力量。其次,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大自然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思考角度去确定立意。再者,我们也可以从两者的辩证角度立意。
  3、就文体而言,写成散文应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需要有较好的文笔做基础。其次,是写成论文。再次,则为记叙文。当然,应尽可以地选择自己较为擅长的文体。
  4、对材料的应用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总而定,但不能只是就材料作扩写式就可以。如果是写散文当然,就个别地方进行充分想像展开是可以的,只要与文意有关。而写成议论文则必须由材料引发开去,要点到材料,但又不能对材料过多引用或展开。如果是记叙文的话,那只有文意有关即可,不一定要用到材料本身了。
  5、拟题也是很重要的,简洁、明确、文采是三个主要方面。
  附题目:
  1、日出而作
  2、生命的营养
  3、自然永远是你成长的教科书
  4、大树、坟墓与阳光
  5、创造在于活力,成功来源激情
  6、问渠清如许,为有活水源
  日出而作(散文)
  太阳出来,每天都是新的,经过了前一天大自然的洗礼,她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太阳每天朝升夕落,因为她有爱在,知道大地上的生命需要她的滋润与哺育。
  人如果每天去看她,就会发现,太阳看上去似乎每天都一个样。其实,太阳每天都很不相同。她会把昨天的烦恼抛弃,会把昨天的痛苦化解,会把昨天的快乐带上,会把昨天的收获积累,会把昨天的希望托起,所以人需要天天去看她,从她身上分享到快乐。
  如果像托尔斯泰那样,每天去看日出,也许你就会发现,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不光是有你,还有小鸟,还有树木,还有清泉,还有刚开的花朵,还有早起的商贩与拾粪的老农,都是带着希望与全新的感受着第一时间的生活。他们互相感染,携手进发。
  如果像托尔斯泰那样,每天去看日出,也许你就会发现,你的生命充满活力,你的生活有了色彩,你的工作变得充实。你对大自然的感受变得细腻,感悟变得深刻,对生命有了崭新的诠释。你会看懂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每天的朝霞都不一样,每天的树叶都不一样,每天鸟的歌词都不一样,每天的水的音符都不一样。你每天都会看到新鲜的东西;会忘掉世俗的物欲、权欲与情欲;会变得精神振奋、精力充沛,认为有很多有意义的事要做,而没有时间去苦恼昨天的失败,没有时间回忆往昔的成功。
  如果像托尔斯泰那样,每天去看日出,也许你就会发现,你会没有了昨天的包袱,只是在今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过来的那时刻,就接通了一天学习、思考、工作的电源,然后去创造、开拓生命的新的里程。
  还有比这更美、更充实、更富有创造力的生命么?
  人,如果同太阳结合在一起,就会像太阳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就会有博大的爱心去温暖他人,就会孜孜不倦地奉献,就会把自己融合于大自然中,成为她的一部分。
  可以说,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作品,是托翁这棵大树每天接受阳光之后结出的硕果。我只是大地上的一株小树,同样希望自己能像托翁那样,日出而作,让自己的每片绿叶得到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并能结出沉甸甸果实。
  生命的营养(散文)
  一般而言,我们感觉庄稼的生长,似乎只是需要肥料。事实上,田地里的庄稼并不是施得肥越多,长得就越好。
  人也一样,一个人的成长,如果过分地只是给物质上的,特别是食物上的营养,是否就会把一个人养得好好的呢?这个答案谁都清楚。
  人的成长更需要朝阳,因为“朝阳”普照,能让你增强免疫力。在阳光下生活的人,他的胸怀就能让太阳照亮,他的心也会就像阳光一样磊落透亮。
  生命的成长需要朝阳,因为她每一缕都有穿透力,就像针灸一样,会刺破你身上的症结,烧掉你身上的病灶,驱逐你生命中的阴影。
  生命的成长需要朝阳,因为她每天都是新的。她在让大地苏醒的同时,也会给你生命带来的活力;她在让小鸟在山林里歌唱的同时,也会让你感受生活的快乐;她在让大气清新,朝霞满天的同时,也会促进你去开拓、创造。
  生命的成长,需要朝阳,因为有了第一缕阳光,在冲破黑暗中的那一刻,你能得一股力量。
  还有比沉寂了一个漫长的黑夜喷薄而出,更给人以巨大的震撼么?人在这一刻,再不会想到昨日的失败,你会从阴霾里走出;人在这一刻,不会重温往日的辉煌,你会摘掉头上的光环,从平凡中开起;人在这一刻,不会安闲地躺在或安坐于地上索求舒适,你会奋起而伸出你的双手,拿起身边的锄头或按下开关,去创造生命价值。而这些动力,都是来自太阳,一个从地平线初升的太阳,甚或就是那么一缕阳光。
  还有什么比日出更能给人这么多的感悟么?
  托尔斯泰直到晚年,仍坚持看日出,坚持写作。我想,每天的朝阳一定是让他有了新的感悟、新的思考,以至使他需要把这些感悟、思考记录下来。日出延续了他的生命,也促使他创造了人生的价值。
  如果把托翁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他那些对大自然的融合、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就是每天接受阳光后结出的硕果。
  大树、坟墓与阳光(议理性散文)
  有人说托尔斯泰是神,有人说托尔斯泰就是一个人,但我要说托尔斯泰更像是一棵树,一棵深深扎根于大地、充分接受了阳光的大树。
  一棵树从小到大,离不开土壤,需要有肥料,这似乎是常识,但是我们没有看见长在山崖峭壁的松柏么?我想,树最离不开的是阳光。
  树,有了阳光几乎什么都有了,至少会有它生存的基本条件,当然更给了它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有了阳光,再坚硬的岩石也会风化,这样树的种子就可以存放;有了阳光,气温就会有所变化,水就会产生蒸发,大自然就会有雨露,种子就会发芽,树的根系也就会不断延伸与深扎。
  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棵树,阳光的每一天普照,让“他”变得根深叶茂。
  每天的第一滴晨露的“滋润”着他,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都让他有了生命的热力,让他渗透于在坚硬的“岩层”。清新的空气也启迪着他。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都像大树沉积营养一样,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累累的果实。
  茨威格有篇《世界上最美的坟墓》的文章,而文中的那座坟墓就是托翁的。我们可以想,托翁为什么把自己的墓地选在那一片的树林里,为什么让自己的坟墓只堆成一个小土丘,甚至连一块墓碑都不用!
  我想,他就是想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变成一棵树,像他生前一样,每天以第一时间去迎接第一缕阳光,去看阳光的喷薄,去欣赏东方的朝霞。也许他用那朴素的墓的静默代表他的思考,代表对人类的诉说;也许他要像生前一样去聆听小鸟的第一声歌唱,去倾听远处溪流潺潺之音,去感悟生命的创造。
  托翁选择的最后归属,也是他生命历程的写照。
  托翁生能每日迎接第一缕阳光,我想,死后,他的墓也肯定是每日受到朝霞的普照。他在墓地里也一定能聆听到清晨的鸟鸣,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托翁的选择,归于宁静,归于朴素,归于平凡,然而宁静中有炽热,平凡中有伟大。
  人,老者如斯,少者何如?逝者如斯,生者何如?
  问渠清如许,为有活水源(议论文)
  托尔斯泰每天看日出,看到了一天的新曙光,闻到了一天的新气息。大自然给了他许多启示,让他每天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思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清新、活力、激情,既是创造生命价值的条件,也是体现生命价值的前提。
  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的创造,来自于不断接受新的信息,不断得到新的启发,不断有了新的思考与探索,不断明晰人生奋斗的目标,从而有了不断奋进的动力。一句话:创造源于活力,成功在于激情。
  人有了活力,才会去创造。而活力来自于不断地去接受新的信息,感受新的生活;走出过去,走出阴霾,走出失落;走向全新的明天,走向全新的世界。然而,所有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出世俗,走向大自然。
  托尔斯泰正是悟出了这一点,才坚持每天去看日出,听鸟鸣,呼吸新鲜的气息,感受全新的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得到生命的活力。
  托尔斯泰直到晚年还坚持写作,那么人们自然要问,他写作动力何在?他写作的源泉何在?其实,我们根据他坚持每天看日出,每天聆听小鸟的歌唱,每天呼吸清新的空气,每天感受潺潺的溪流,就可以看到,他是在用他的生命的全部去感受太阳的热力,去接受大自然的启迪,去思考社会纷繁复杂,去感悟生活多彩,去探索生命的真谛。
  一句话,人只有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才能延续生命的创造。新的阳光,新的空气,才会产生新的血液、新的生命、新的创造。可以说,为有源头活水,才有生命的亮丽与价值。
  同样,成功来源于激情。人有了激情,就有了动力,就会为实现目标去克服一切困难;人有了激情,就能为实现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就能实现最神奇的创造;人有了激情,就会去不断地为实现目标去吸收新能量,去思考解决问题的种种办法。而激情的直接来源就是对生命的全新感悟。
  罗素,从一个数学家,到一个逻辑学家,到一个哲学家,再一个文学家,到一个社会和平使者的各种角色的转换,完全来自于他对生命的热爱,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激情,来自于他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不断地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
  走出平庸,走出窠臼,走出狭小的空间,把自然投身于大自然,投身于大社会吧。如果这样,你一定会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呼吸到全新的空气,走进全新的领域,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让你一生都满怀激情地去创造生活,实现生命的价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