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310个字。
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
初三语文(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恣()发()抽()()然
拮据()煞白()诓骗()狡黠()
2、补全下列四字词语(3分)
根深固不倦吹毛求
然贯通持之以味同蜡
3、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
B.《隆中对》——陈寿——晋朝
C.《故乡》——鲁迅——《呐喊》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俄国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次汶川大地震,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1 分)
(1)对对联很讲究情境,有些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况,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清代有一书生一次在湘江边游玩,看到橘子洲(也叫“水陆洲”)边停泊着一只小船,一会儿小船划走了,于是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因上联有许多同音字,还运用了顶真修辞,书生一时也对不出下联来。过了一年,书生进京赶考,在京城里看到一座高楼,挂着一个匾额叫“凌云阁”,楼的飞檐上落着一只鸽子,下面游人嘴杂,鸽子受惊而飞,书生触景生情,马上对出了下联:
(2)下面是据端午传说拟写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五月端午祭屈原下联:
6、默写(字迹不规范不得分)(8分)
(1),不宜异同。
(2)然后施行,,有所广益。
(3)浊酒一杯家万里,。
(4),载不动许多愁。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西北望,射天狼。
(7)过尽千帆皆不是,。
(8),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二、阅读(40分)
(一)[甲]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10分)
7、补全乙文横线上所缺内容。(2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枉驾顾之自董卓已来
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