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6 22:54: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4440字。
安徽省铜陵一中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铜陵市一中语文学科命题组命制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卷 阅读与鉴赏(共57分)
一、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4题(每题4分,共16分)
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於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下面每项两个句子里音形完全相同的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2.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下列句中划线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6两题(共9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①,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 梁惠王上》)
【注释】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