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课件、教学案、朗读一体化,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讲练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配套教案约1370字。
《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09.2.20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2、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感受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
2、体会诗中反衬、反语和比喻辞格表现出来的沉郁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5'
1、《兵车行》一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写《兵车行》中名句。
君不见,青海头,。,天阴雨湿声啾啾。
二、新授25'
(一)介绍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二)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危樯()沙鸥()
(2)解释下列加点词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
3、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全诗。
4、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诗歌的沉郁风格。
(三)分析鉴赏:诗人如何通过旅途之夜所见之景,以沙鸥自况,来抒写自己失去依托,漂泊无定的孤独愤慨之情?
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思考:(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投影示: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