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以学为本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三原则“面向 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最难解决的是如何才能真正使学生主动发展这个难点。学生的主体作 用得不到发挥,语文教改也就突不破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这种封闭的课堂教学 模式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不少语文教学界的有 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必须打开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的课堂教学之门,还给学生一方主动发展的天地。既要激 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要给学生以学习语文的时间和机 会。这样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拥有一方主动发展的天地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
“坚持教以学为本”。
一、 “坚持教以学为本”必须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 习方法并灵活运用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即学会学习。 在知识的获得阶段主要指导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集中注意等。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指导学生记忆、 理解,强化和系统化等。在知识的应用阶段,指导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创造,解决问题等。这种指导,有 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双向问题式”语文课的教改实践中,我们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指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来学习。如在《 春》一课的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先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哪些景物最能表现出春天的特 色,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然后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抓住景物哪些特点来描写 的。学生在讨论中说到:作者对景物的观察不单靠视觉,而且还调动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在观察的 基础上把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观察的时候并不是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