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00字。
该论文围绕初中课内阅读有效教学的规律探究,详细介绍“扣点”教学的实践操作策略,具有规律性、操作性、实效性等诸多特点。
初中课内阅读的“扣点”教学
——成都武候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讲座文稿
重庆市巴川中学教科处 喻晓红
一、对有效教学规律的认识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弄好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管理人员受这则寓言的影响,提出了管理学中著名的“南风原则”——温暖原则。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解读这则寓言的精神。从教育学的角度,这则寓言启发我们:教育教学要尽量避免强制与高压,而要依循规律办事,少走弯路与错路。
还有一个故事是《疱丁解牛》,因为熟悉牛身体的每一处结构、每一道经络,厨师的解剖轻松简单、游刃有余。这篇文言故事启发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效教学的背后是什么?是科学、规律,是不可替代的学科特点!
摸索规律,探究科学,是提升自己职业状态的最为关键的大事,要想自己的教学生涯少一些劳累,就要不断地进入研究状态,依循规律教书可以让我们在漫漫教育生涯中不那么劳烦,苦累,甚至找到一种教育的幸福。
二、课内阅读教学的“循规”扣点
语文老师的尴尬莫过于阅读与写作,时间、精力花得最多,效果又最不理想的阅读教学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该何去何从?怎样进行有序而有效的精细化阅读教学?怎样科学地编织一张合乎规律、减轻师生负担的“策略大网”?万变不离其中,大道至简,守住基本的常规,是保证教学创新、成功的前提。
1、单元目标聚焦,实施“三挖”策略。
你可能会埋怨各个版本教材编写的缺陷,但是,我们潜心研究就会发现:教材背后凝聚了编写者的智慧与心血,其后有一张层进的知能训练的规律之网在导引着我们。怎样挖掘这种潜在的规律呢?我将突破口摆在单元阅读训练点上,聚焦单元目标,简化了许多不必要的教学流程,针对性、突破性强。
(1)挖单元主题,把准关键词。
(2)挖单元提示,抽取训练点。
(3)挖篇章异同,提炼共性点。
2、课文重点聚焦,实施“三导”策略。
围绕单元阅读能力训练点进行教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在两个层面的融合,一是宏观、准确把控单元大目标,二是要在课文教学中扎实、灵活地渗透单元阅读训练点,让每篇课文的阅读训练形成目标聚焦,便于重点突破,有效教学。
(1)导读课文前的提示语,快速定向。
现行教材每篇课文的正文前均安排有“导读提示”,初中语文课文前的“提示语”主要有简介式、提问式、入情式、比较式四种情况。导读简介式提示语,要教给学生速抓关键词,快速定向的方法;导读提问式简介要教给学生激思存疑,针对性阅读的方法;导读入情式提示要教给学生捕捉感情基调,课前蕴情的方法;导读比较式简介要教给学生寻找差异性,明晰学法的方法。
示例:七下一单元第3课《丑小鸭》的课前提示语导读:
“作者笔下的这只丑小鸭,处处爱排挤,受嘲笑,爱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你会成功的,不过有很长的路要走……”
认真细读这段提示语,我们会发现编者的诸多匠心:“排挤”写出了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