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高考模拟试题(6科)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9/7 11:09: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康高考英语模拟试题.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高考理综模拟试题.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高考数学(理科)模拟试题.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高考数学(文科)模拟试题.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高考文综模拟试题.doc
  山西省康杰中学2009届高三6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doc
  康杰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09.6.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号和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第Ⅱ卷全部答在试卷上各题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盥洗(guàn) 泥淖(nào) 呱呱坠地(gū) 唯唯诺诺(wěi)
  B.瘦削(xuē) 讥诮(qiào) 神情毕肖(xiāo) 宵衣旰食(xiāo)
  C.脑髓(suǐ) 包庇(pì) 叨陪鲤对(tāo) 爱憎分明(zēng)
  D.落枕(lào) 下载(zǎi) 装模作样(mú) 抛头露面(l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不的一项是(    )
  A.让人聊以慰藉的是,三聚氰胺,连同此前中国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催生了一部相对全面、成熟的食品安全法(草案)。
  B.面对抗震救灾英雄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我们仅有感动是不够的。只有让他们的精神深入人心,才能引导你我见贤思齐,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C.用冰雪盖出独一无二的冰雪旅馆,这只是遥远的北欧小镇巧妙运用资源创造出世界级影响力的一个微型标本,它以具体而微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近年来众多源自北欧诸国的品牌红透世界半边天的渊源。
  D.比尔·盖茨的豪宅前方俯瞰浩如烟海的华盛顿湖,背后深入湖畔东岸的一座山丘,属于“掩土建筑”。建筑物地上四层,地下深不可测,外观呈现“西北太平洋岸别墅”风格,林木蓊郁、气象万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组是(    )
  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的回答 是否定的。
  B.承德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C.民众们期盼卫生部尽快制定措施,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和药品价格,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D.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重视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揭示社会的底蕴 ②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拭掉
  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④一方面以成人那种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⑤一方面像儿童一样看待生活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⑤②③  C.⑤④①②③  D.⑤②④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