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ppt4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9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9/15 23:26:5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9张。导入新课新颖,内容分析具体细致透彻。有教案,约2810个字。
  石壕吏
  衡水市九中李学婧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纲
  1.介绍背景资料
  2.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戍、戌、戊等)
  3.分析文章的中心
  (1)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重点加点字的分析)
  (2)对比分析: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二.详案
  1. 导入:
  2. 这节课开始之前,先请同学们齐读三副对联: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杜甫)
  3. 杜甫的诗大多都是真实的表现现实生活,后人把他的诗称为“诗史”,特别是他亲身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三吏》《三别》更是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石壕吏》。
  4. 提问:是否有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写作背景?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学生记录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5.文学常识积累(多媒体显示)
  古体诗是六朝以前通行的诗体,不必讲究平仄、对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而古诗又因时代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六朝以前的古体诗限制较少;唐宋以后,又受近体诗间接影响,免不了参杂了近体诗的平对仗与语法。古体诗又称古风,可分为七种:1.四言2.五言3.七言4.五七杂言5.三七杂言6、三五七杂言7、错综杂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