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40字。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探究农村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引导作用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初中 吴志英
【摘要】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命脉,课外阅读更是重中之重。然而课外阅读一直难以控制与归整,这更需要语文教师在学生阅读活动中发挥组织者与辅导者的引导作用,农村学生尤其需要。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大胆探求,广度与深度相结合,达到实用与发展并重,避免他们在阅读中迷失。本文以《农村学校七年级至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调查问卷》结果为依据,主要探究农村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如何起引导作用。为此,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思考:搭建阅读平台,保障阅读的时间;渗透阅读方法,教师授之以“渔”;阅读优秀作品,领略佳作魅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对比法 批注阅读法 读书贴吧 文学名著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求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完成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根据《农村学校七年级至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调查问卷》发现:农村学生因家庭条件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限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农村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作以下几种努力:
一、搭建阅读平台,保障阅读时间。
《农村学校七年级至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调查问卷》(下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不能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作业多,没时间;家长不允许(怕看课外书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一方面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家长改变课外阅读是浪费时间的观念,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达成共识: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阅读文学名著。另一方面给学生搭建阅读平台。给学生每周提供两节课作为“读书时间”;提供一节课作为“读书交流会”;还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在班级建立一个“读书贴吧”(类似于网络上的网站发贴)。“读书贴吧”每两周为一期,以“佳作大家读大家品”为宗旨,可以畅所欲言。佳作和发言(用小纸条方式)粘贴在“读书贴吧”里,佳作可以是精彩语言片断,或是精彩刻画人物片断,或是感人故事片断 ,或是巧妙情境设置片断,或是精美的散文。片段或散文,篇幅短小精悍,阅读所需时间短,不会占用学生的作业时间,深受学生欢迎,还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学名著。学生推荐聂小武的《生命的极致》,同学们就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一: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活中强者的形象,通过他的事迹让我明白: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所以不要轻易放弃生命,生命可贵啊!
学生二:《生命的极致》中的主人公林豪勋成功的克服瘫痪的阴影,并且很有成就。这让我们懂得即使是脆弱的生命,也会活得精彩。对于健全的我们来说,更要活得精彩。
读书贴吧,收集学生零碎时间,粘贴学生阅读灵感。
二、渗透阅读方法,教师授之以“渔”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调查结果显示:从精读所用方法来看:经常使用句画、批注、摘抄、写读书笔记方法来读书的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