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甘地》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240字。
二 “圣雄”甘地
【课标要求】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
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
甘地和印度国民大会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教学难点
评价甘地
【知识梳理】
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1、早年身世及求学生涯
①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②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
③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的滋味)
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
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2、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
① 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② 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的影响。
③ 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④ 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
① 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消极抵抗)
②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坚持真理—核心)
3、“苦行僧”生活
①“苦行游说”:四处游说,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②土布运动:倡导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评价:① 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② 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③周游各国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①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③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