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ppt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3.5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20 15:49:1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1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7张,采用课本剧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石壕吏
  重庆市巴南实验中学  蔡开珍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二、教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新课: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请看影片。ppt2
  (背景音乐)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ppt3
  请看三幅对联: ppt4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3分钟)
  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
  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Ppt5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请问: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生答)ppt6
  杜甫就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
  (三)整体感知全诗(8分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