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2张,另有教案。
青年教师汇报课—《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成都28中 张秋玲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感受诗人崇高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诗歌“发愿体”结构,并尝试仿写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会奉献,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操
重点: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感受诗人崇高的思想感情。
难点:对诗歌意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首诗歌在我国流传甚广,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呢?对,就是被誉为“抒情之王”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把自由看得高于爱情的,那么他对爱情又是怎么看的呢?他曾经写下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爱上森徳来尤利娅以后,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他献给尤利娅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对爱情的态度。
二.诗歌赏读
我们可以想象,正处在青春年华的诗人眼中,爱情是无限美好的,用青春的激情谱成的诗篇自然就充满了美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会它的美。
(一)感知美
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那么在这首诗中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来构成一幅幅图景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诗歌,首先由大家来把诗歌诵读读一遍,初步感知一下诗歌中的景物之美。
(点评)
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二)品味美
通过刚才的诵读,相信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几幅美图,对这首诗歌的意象之美也有了初步感知。对于想欣赏美和理解美的我们,不仅要知道它是美的,还要知道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一下诗歌的美之所在吧。
(1) 意象
A、 刚才我们说到这首诗一共选取十二种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几组几大类,分别代表什么?各有什么特征分别?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五组,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