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40字。
文化经典阅读测试
《孟子•梁惠王上》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李仁东
阅读《孟子•梁惠王上》,完成后面题目。
1.1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译:
2、请你说说孟子文中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1.2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译:
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译:
2、请问这一段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
1.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疑虑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开篇,提出问题。
B.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