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五中学孙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创作。
能力目标:从意象入手,鉴赏本诗意境之美,理解徐志摩作品的风格。
情感、道德、价值观目标:体会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从意象入手,鉴赏本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心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流传千古,唐诗宋词,名家辈出。从五四到现在,新诗也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可是有人却说,中国现当代诗坛只有一个半诗人。尽管这种评价太偏激了,却也可以看出这一个半诗人在中国诗坛的分量。他们是谁呢?一个是徐志摩,半个是何其芳。
徐志摩(1896-1931),中国诗人、散文家,留学美国时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我们今天就来赏析徐志摩的经典诗作《再别康桥》。
二、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全诗。
正音正字,投影:
河畔(pàn)青荇(xìnɡ)长蒿(ɡāo)漫溯(sù)笙箫(xiāo)
2.学生讨论:每一首好诗都能引起读者不同的共鸣,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3.交流体验:说出读了诗之后的直接感受。
引导学生从感情、语言、节奏、诗歌的形式等方面挖掘诗歌的美。
4.学生再次朗诵全诗。
三、鉴赏文本
1.老师范读。
2.鉴赏《再别康桥》中的经典诗句——第一、七两小节。
①第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节透露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欲走还留的基调。
②第一、七节中最有特色的诗句是哪些?为什么?
明确:“轻轻”、“悄悄”这些叠词的运用,舒缓语气,使诗句有轻盈的弹跳感,富有音韵美,表达恋恋不舍的深情。
③讨论:第一节和第四节形式相同,内容相似,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第一节说“我走了”,“作别西天的云彩”,是为引出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