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6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5 22:06: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50字。公开课教案,配乐曲是《江河水》。
  琵琶行
  教学目标:
  1、 背诵全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句。
  2、 理解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感受音乐魅力,学会作者以音乐来表现音乐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感受音乐魅力,学会作者以音乐来表现音乐的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感受音乐魅力,学会作者以音乐来表现音乐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1、慢慢走近: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扫清字词句的障碍,把握重点词句。
  诵读文本,感知情感基调。理清文章结构,拟写小标题。
  2、品读品味:
  分析人物形象,走进情感世界,理解思想内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句已经了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沧桑、饱经忧患、饱经苦难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感受音乐魅力,赏析作者以音乐来表现音乐的艺术技巧。
  第一课时:
  1、 介绍作者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篇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中的典范,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