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与“语文教学”结题报告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校园文化”与“语文教学”结题报告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第六中学 康庆顺
关键词:校园文化 语文教学
摘 要:
一、课题实验缘起(大背景:语文素养对于人的终身学习和整体素质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日见明朗,高考、中考因之做出重大改革,新课标更是应运而生,各地相关教改实验方兴为艾,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实质阶段。但是,由于陈旧观念的束缚、教育大锅饭懒散作风的困惑,“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依然充斥中学语文教学阵地,它们压抑学生个性,破坏学习兴趣、引发并加重厌学情绪,非常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小背景:我校自1988年以来,一切文娱、体育等人文活动几近废绝,学校异化为一片“题洋课海”,学生异化为答题机器,导致师生素质日益下降、教与学积极性日益低落,厌教厌学情绪日益加深,导致初中教学萎靡不振,高中教学难出成绩,校园文化日益劣化,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二、课题来源:由校领导、语文组研究决定,报县进修学校备案。
三、关键词概念的界定
1、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 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概念为具体内容。主要内容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此为核心内容)。本课题研究营造“校园文化”指“校园精神文化”。
2、语文教学:“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交际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四、关键词概念间关系:
宽松和谐、人文理性的校园文化是先进、优质的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而优良的校园文化促进优质的语文教学之后,优质的语文教学又反过来推进优良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两者呈互为因果、相因相成的关系。
五、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
六、成果:
十个月来,课题组成员和“飞越”文学社、飞越期刊工作人员,以其谦虚好学、勤于钻研的工作态度和拼搏奉献、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以其超常的工作热情和拼命三郎式的工作作风,带领全校学生,在近十个月时间内,创办出省内最优秀之一的“飞越”文学社,出版省内一流的“飞越”中学生文学期刊(共9期,稿源和购阅范围由学生扩大到教师,由校内扩展到全市许多学校;稿量由第一期的100多篇发展到第七期的六百多篇,第8、9期的700多篇;印发量由第一期的300本发展到第8、9期的2000本;《中国校园文学》和《时代小记者》编辑部给予极大的关注,争相拟定“飞越”文学社为校级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