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18 23:17: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10字。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丘真
  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基本上是按照老师的规定完成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万事大吉。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把作文本搁一边了。学生总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没什么关系。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了自己在作文中的主体性。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篇之所以被千古传颂,与作者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是分不开的。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著《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39遍才满意,他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200遍,才最后付印。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 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问世。我们学过的北宋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 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又改作“人”,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修改,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有人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得。” 
  针对上述情况,下面就谈谈我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
  1、教师的观念转变。 有人问郭沫若什么是剧本创作。郭老笑了笑说:“改、改、改、改、改、改、改。” 俄国作家契诃夫也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即能充分证明修改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大多教者在思想上重指导轻批改。原因是担心学生受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限制,总想越俎代疱,提供给学生一个模式。比如文章如何审题,如何取材、构思,如何使立意不落入俗套、要有创新,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等。不可否认,适当的技能训练于学生是有益处。但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到主观、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教师无法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去表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