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一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讲解ppt
- 资源简介:
共24张。附带试卷。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一语文第四次月考
命题人:周波松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袅niǎo娜 敛liǎn裾 酾shī酒 霎shà时 赍jī钱 怙gū恶不悛jùn
B、涸gù辙 移徙xǐ 整饬chì 蕈xùn菌 肴馔zhuàn 量liàng体裁衣
C、矫jiǎo正 相勖xù 訾zī詈lì 磐pán石 商榷què 不容置喙huì
D、禅chán让 朝谇suì 淬cuì火 攘诟ɡòu 扁biǎn舟 良莠yǒu不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切搓 蹉跎 贻误 怠慢 百战不殆 B、弛骋 松驰 赎罪 渎职 买椟还珠
C、潦草 撩拨 官僚 镣铐 眼花缭乱 D、诽谤 绯红 菲薄 膺品 义愤填赝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前几次考试不够理想,现在又临近年关,心绪还是有点乱,但我坚信,生活还是会步入 的。
(2)、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时代,现在的我们谁还愿意去感受朱自清愁苦惨淡的一生,任李白思乡而做出千古的五绝七绝吧,喷气机的速度在两睫交瞬间就能把你带到任何地方,再无关山难越,再无蜀道难攀。却无法把你带回历史——直立的身躯,薄而韧的声带,皱皮越来越密的大脑,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探索,原子核的裂变......这是历史?我们进化到如此,依然不懈地追求尖端更尖端,先进再先进。然而,冥冥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在 。
(3)、农奴主可以对农奴施加包括挖眼、削足、砍手、推崖、溺水直至处死等各种 的酷刑。
A、正轨 退化 骇人听闻 B、正规 蜕化 骇人听闻
C、正轨 蜕化 耸人听闻 D、正规 退化 耸人听闻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许多白人兄弟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C、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D、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美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机15日15时26分从纽约长岛起飞,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翼引擎所致。最终因飞行员应变出色,无人遇难。
B.新中国六十年盛典令全球的目光聚焦天安门,气势磅礴的大阅兵和盛况空前的大联欢,给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自信和力量。
C.岁末,一个全身水肿,身上有多处淤伤、烫伤的10岁女孩在深圳武警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女孩父母承认打过女儿,就因为不仅女儿经常尿床,而且会在阳台上随意大小便。
D.受到外场市场普涨影响,2009年A股开局不错,开市两天都走出了涨幅为3%的阳线,大盘整体呈现止跌并逐波走高,使愁眉不展的股民脸上有了几分笑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 王 莹
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两代国花由牡丹到梅花之更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换,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雍容。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美烘托得淋漓尽致。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共构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