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70字。
《致橡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致橡树》的韵律美、语言形式之美和意境意象之美;
二、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爱情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能力目标:通过《致橡树》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基本鉴赏能力。
重难点:
一、从韵律美、语言形式之美、意境意象之美鉴赏诗歌
二、理解作者的爱情观,从而对学生爱情观的树立有所引导
计划课时:2课时
《致橡树》
舒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致橡树》的韵律美、语言形式之美和意境意象之美;
二、能力目标:通过《致橡树》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基本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诗歌美的分析,为理解作者爱情观做好铺垫。
重难点:
一、理解本诗的韵律美、语言形式之美和意境意象之美。
二、将鉴赏本诗的方法运用到现代诗歌的鉴赏中。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关于爱》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爱情,这一古今文学作品和人类生活中永恒的母题,我们总是有很多的想法。
古代有诗人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正如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音乐,现代也有歌手在歌里唱到:“关于爱,很复杂。”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现代女诗人舒婷,她追求的又是一种怎样的爱情?她觉得作为现代的女子,我们该有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
(幻灯显示课题)
三、诗歌鉴赏
1.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舒婷,福建省泉州市人。1981年调福建省文联工作。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诗集)二等奖)。《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按照舒婷自己的说法,《致橡树》是同一位老诗人在鼓浪屿散步时,由老诗人的一段话收到触发而引起创作冲动的:同去散步的老诗人说起他又坎坷又丰富的一生,说他认识的女性那么多,却没有一个能使他全新膜拜。有性情极温柔叫天下男人不觉愿充当骑士但头脑却简单到只差掰手指算清人总数的;有聪明努力,智商又高事业心又强的女人往往早上忘了梳头,洗脸不洗脖子的;就算她又成绩斐然又外貌出众但一张开口,男人就得抱头鼠窜,舌端之锋利言辞之毒辣足以使周围寸草不生。不错,但是,从女性的目光看去,又有哪一个男人十全十美?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木和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们、阳光、春雨的给予。夜不能寐,于是有了《致橡树》。
2.自由朗读诗歌,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课文。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标出诗歌行数,同时对陌生字词做上记号。
教师活动:学生自由朗读的同时,幻灯显示重难点字词,简单板书
攀援yuán慰藉jiè雾霭ǎi
流岚lán虹霓ní戟jǐ
3.教师范读《致橡树》。
学生活动:注意轻重读的语句和节奏,体会诗歌的美,初步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4.诗歌韵律之美(音乐美,节奏美)的表现。
学生:齐读诗歌1-10行,思考一下有什么特点。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听听老师读的这修改过的1-10行,比较一下哪种比较好,为什么?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喉
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安慰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风”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刚才修改过的之后,觉得哪一种比较好?
生1:我们读的哪一种比较好。
教师:为什么呢?
生2:有些句子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很接近。比较押韵。
教师:哦,很好!请坐。刚才这位同学说原文比较好,因为比较押韵。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