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15 15: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写于抗战前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早期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品。作品通过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旧制度的强烈抗议。<br>
    小说阅读的重点是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怎样把握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我想“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给学生小说阅读方法的钥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才会开启智慧宝库的大门。本文的教学,我采取的步骤是:一、整体感知,二、局部研读,三、点评词句。<br>
一、  整体感知。即通读课文,概览一篇课文的全貌,抓住一篇文章的要点,对文章的内容做整体上的、宏观上的理解。<br>
    文章本身就是个整体性概念,只有整体把握,整体认知,形成完整的第一印象,才能上观下照,前瞻后顾,领会文章的主旨。<br>
  首先是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思考题:<br>
1、  将“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个介词短语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一个主谓句。(即谁?干什么?)<br>
2、  六月十五那天,祥子出了几次车?哪几次?<br>
    第一个设题很简单,即“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但其目的却是使学生领会文题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提示作用: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在什么样的<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