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言情诗中的情感体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30 19: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李商隐言情诗中的情感体验

顾红梅
(通州市二爻中学  226342)

【摘要】言情,是李商隐诗歌千古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言情不仅仅表现在爱情、悼亡的哀婉中,心酸的亲情、凄离的友情也是其言情诗的重要内容,他的一些咏物诗也浸透着他深层的独特的内心体验。通过对其言情诗的准确的把握,我们便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他那美丽而悲哀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李商隐 言情诗 亲情 爱情 友情 含泪微笑

古人评诗论人,对于真性情的推崇往往是不遗余力的。宋代的袁枚有:“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1](《答何水部》)又有:“诗,以言我之情也。”[2](《随园诗话》卷三)明代的王夫之主张:“诗以道性情,道之为言,路也。诗之所至,情无不至,情之所至,诗以之至,……乃往复百歧,总为情止。”[3](《古诗评选》卷四)他们认为“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征:诗言情。凡诗所到之处,皆有情伴,而情之所至也必然发而为诗,诗是情的载体。今人也推出了“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4](吴本星《诗美鉴赏学》)的主张,将能否成功抒写真情作为衡量诗歌成就和价值的重要标准。抒情、动情是诗最根本的美学特征。其实,他们都强调了情感是诗创作的动力和核心。古往今来,许多广为流传的诗篇都是因“情”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
晚唐诗人李商隐正是这样一位“主情型”的诗人。清人刘熙载评:“李樊南诗深情绵邈。”[5](《艺概•诗概》)亦有人认为“情深辞婉”。总之,概括出了李商隐的诗“情”。这是因为他成功地抒写了人间至真至美至挚的情感。善于言情是他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他晚年时期,曾对其一生之情泣而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往日的感情不只是晚年空虚追忆的对象,月珠垂泪之悲,玉石俱焚之痛,情何以堪,只有那颗泣血的心在颤动着。回望一生,自有一份心酸,自有一份超脱,也自有一份不甘。这是诗人动情之处,亦是千百年来读者、评者的动情之处。他不仅提出“抒发真情”的主张,更是恰如其分地做了。下面我就对李商隐的“此情”作一些浅显的认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