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0字。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2.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
3.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4.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Ⅰ专题八“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结合教科书子目,引导学生提炼主干内容归纳列宁的主要活动:创建布尔什维克政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政权、制定经济政策等,以便简明扼要地把握列宁的一生。
2.可以简要地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援引病中的列宁如何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材料,为分析他的历史贡献作必要的史实铺垫。
3.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的展示,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伟人的风范。
4.适当补充当今俄罗斯人对列宁的态度,组织一项调查:列宁在现实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列宁为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年轻的反叛者
1、童年良好的家庭教育
2、中学时代出现革命思想
1)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影响,产生革命热情;
2)哥哥被绞死,触动列宁,决心推翻沙皇专制,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大学时代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发动工人运动。 (资民主革命者——马义者)
二、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1、背景:
1)19世纪70年代,俄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需要政党领导(阶级)
2)19世纪80年代后,俄马义传播,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思想、组织)
3)19世纪末,列宁为建党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A、圣彼得堡马义小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雏形;
B、流放西伯利亚,坚持研究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