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课题实验报告
余干县华林岗初中课题组 江德惠
内容提要:
本课题致力于语文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探索构建“语文学科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型大语文课程模式,创设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开展语文实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发展;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一、 前言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启动,基础教育改革已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改革拓展到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提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适应性。语文课程结构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实践论认为,知识是来源于实践活动的。有专家认为,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满足儿童的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语文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改革农村中学语文单一统编教材的课程模式、改变学生普遍厌学的现状 的一条途径是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生活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机会。1999年,根据本地及本校语文教育教学实际, 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实验设想,并进行了艰辛认真的研究探索。
(二)本课题研究目的
本课题致力于语文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探索构建“语文学科课程+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大语文新课程模式。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加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从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来看,主要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即学科课程为主,虽然近年来在语文教材中已经有意识的增加了语文活动的内容 ,这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上提供了可能。但至少在多数农村初中有系统的开展活动的却不多见。这固然跟教师素质及其思想观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语文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有关。一方面教材没有相应的提示和严格的要求,有些内容又脱离农村学生实际,另一方面它不是作为课程编排在课程表中,有很大的随意性。近年来,我国各地许多学校也先后开展了各类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也因为它的随意性而未普及开来。本课题实验探索构建以校本课程形式固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使活动内容符合学情实际,又克服了活动开展的随意性。
其次,从语文课程的内容及语文活动内容与形式看,随着语文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提出,以往的教改实验取得的语文活动课的教改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化。例如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运用。本课题将从农村初中的角度探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为农村初中的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出有益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
第三,本课题的研究将促使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习个体的教育,它要求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将使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实践研究走向深化。同时还将有助于锻炼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的理论假设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如果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设计与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全面的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初中语文初中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构建语文学科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型大语文课程模式,创设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优化学生主体活动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探索与创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用发现法、探究法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几方面:
1、探索和建立与学情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之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课”区别于“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它以语文学科为主体向多学科多领域拓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每周安排 1课时与每周5-6课时的语文学科课程共同构建成开放 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体系。同时更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构建包括学科课程体系、活动课程体系和潜在课程体系的完整的语文课程体系。
2、探讨和认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以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依据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课程新结合的创新课程理论,即在课程及教材内容取舍上,以实用为原则,教材的内容结构设计上以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原则,结合本地、本校学情实际,对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设计、实施与评价。
3、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本课题以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动手实践、研究探索为课程的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以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为原则,以学生的个性养成、健全人格为课程的基本任务,构建成语文学科课程+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型综合型大语文课程模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