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50字。
浅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海天津市燕山中学:孔伟伟
内容摘要:“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21世纪中国能否屹立于先进国家之列,关键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竞争,所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将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本文从思维能力是创造力水平的治理基础;教学的艺术在创造力的培养中独具魅力;人格因素是决定创造性成果的重要因素;爱心、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源动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强化了“教会学生创造”的教学思想,对处于一线的广大教师有很好的参考实践价值。
关键字:创造力水平 思维能力 教学艺术 人格因素 爱心、兴趣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21世纪中国能否屹立于先进国家之列,关键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竞争,所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将成为教的主旋律。王蒙委员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
中说,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要从教育入手,提倡、鼓励青少年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提倡活泼生动、富有新意的文风,提倡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说有新意的话。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不同方法、不同见地的争鸣齐放。江泽民在视察北大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 。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径就是靠教育。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同时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上述,我针对影响创造力发展因素中仅就思维、教学、艺术、人格、情感与兴趣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思维能力是创造力水平的治理基础
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成正相关。众所周知,思维能力是治理的核心,因而开发人的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创造水平是不容质疑的。纵观许多科学家的成功之路,他们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学生时代养成的善于思考和领悟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至在未来工作中不懈的忘我追求、寻觅,自主自觉的构创见识、独树一帜,最终跨进神圣的科学殿堂。开发思维,首先应保护学生的思维,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保护、鼓励学生,使之经常保持惊奇、疑惑的态度并获得想象、猜度的乐趣,从而使其思维始终处于自由、积极、创造的状态中。其二,促使非常规思维方式的发展;心理学教育的研究表明,思维的方法是智慧的象征。若造就智慧的人才:
1、必须重视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更新,即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变;教学重心由驾驭教材转变为驾驭学生,形成师生情感融合与思维共振的高境界教学活动;评估教学由知识观转变为智慧观——学生获得知识的实效性,获得多少思维方法,以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力等方面受到哪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