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和立意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审题和立意
重点提示:
1、 什么是审题,审题的重要性在哪里?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即认真分析题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决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等。
在考试过程中,每一个问题实际上都涉及到审题的问题,对于作文这样的占了大量分数的问题,当然,更应该仔细的去审题,做到在写作之前就明确写什么,怎么写,胸有成竹,这样,才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拿到高的分数,如果不注意审题,那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等到回过头来发现跑题了,就悔之晚矣。所以,审题是极为重要。
2、如何去审题,审题要审哪些方面?
审题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细心”,对于每一个细微的要求都不要放过,因为忽视这样的细小的要求,可能会导致你在写作的某一方面照顾不周,因此导致失分。一般说来,审题的时候应该注意这样的一些问题。
(1)准确把握写作范围一看到题目或材料,就要想一想:这个文题所包含的范围有多大?举例来说,对于命题作文,我们就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是怎样的,比如,:《我经历过的一段最有意义的时光》,审题时可发现,这题目有四点要求:<1>要求必须写我。<2>要写出经历过的事情和感情、体会。<3>是一段生活,而不能只是一天中的一件事。<4>这段生活必须是有意义的。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样的一个范围。对于一些给材料作文也是一样的,今后我们会安排专题讲材料作文如何去写,这里就不再举例子了。
(2)要明确文体要求,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要在审题的时候弄清楚,一般说来,标题中带有“记”、“回忆”之类词语或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大多可定为记叙文体。标题中带有涉及抽象事理的词语,如“读”、“说”、“议”、“启示”、“观后”“读后”、“有感”之类词语的,多属议论文体。题目、要求或所供材料中有涉及事物特征、性质、形貌、结构、成因、关系,功用之类词语的,多可定为说明文体。
把以上的两个问题弄清楚之后,就涉及到如何对文章进行立意了。
3、什么是立意,立意要注意哪些问题?
立意,我们简略地说,可以理解为你的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立意对于一篇文章和审题是同样重要的, 立意,可谓文章成功的“命脉”。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形象地道出了立意的重要。那么,立意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主要应该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1)眼光要敏锐。要观察现实生活,大量阅读,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草药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
(2)思维要独特,同学们要注意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立意与众不同,文章方能脱颖而出。
(3)思想要深刻, 同学们还要善于思索、深入挖掘,减少陈词滥调,增加文章立意的思想高度。
总而言之,对于立意而言,要在不离经叛道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公众价值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独特新颖。
4、立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1)比较选择法:
有些题目可以表达作者多种的意图,写之前应对各种意图进行比较,然后选择意义较深刻的一种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同的意图要用不同的事情来表达,不同的事情表达不同的意图。立意应与选择材料同时进行考虑。立意有深浅高低之分,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比较,确立较深刻的一种意义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方法需要采用的是发散思维,从多种立意中去选择最好的一个。
(2)分析提炼法: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从作者所占有的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它反映作者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反映作者分析、概括的能力。只有准确、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好文章的中心思想。
(3)开拓法:
要求作者善于深入思考,开掘口子,拓宽路子,“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4)求异法
要求作者从超出或违逆一般常理的角度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