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50个字。
信息技术:点燃“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谈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邹志红
[摘要] 中小学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学习的动机削弱乃至消失,并由此直接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后果。应该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有力的武器之一。整合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过程,是不断激发和强化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动机激发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有句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就是说只有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可大量事实和调查统计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而中小学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学习的动机削弱乃至消失,并由此直接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后果。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虽然并没有直接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却通过集中注意、作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因素有力地影响着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间接有力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倘若一个人缺乏动机,看不出学习活动的意义,不主动地参加学习,那么尽管教师试图教他,仍不可能导致有意义的学习。”(江绍伦《课堂教育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第1页。)正确地认识学习动机,明白应该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用怎样的方法来点燃那个神秘的“智慧之源”呢?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有力的武器之一。整合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过程,是不断激发和强化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为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课题组提出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研究”的课题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
请看我们课题组设计的课堂结构流程图:
从以上流程图不难看出——
“发现问题”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上课了,老师利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幅动画——两只在自然天地中翩翩飞舞的蝴蝶,学生们很好奇,议论纷纷:“老师要讲什么?”“不就是两只蝴蝶吗?”听着学生们的议论,老师卖起了关子:“只是两只蝴蝶吗?请听音乐。”课件播放的音乐声起,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很快有同学说出了音乐的名字《化蝶》。“对,在这段音乐中,这两只蝴蝶代表着什么?”老师问。“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下面这段音乐呢?”接下来课件播放的音乐是时下流行的网络歌曲《两只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