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的转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0 17: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师生角色的转变
博罗县华侨中学陈道用
生本教育理论要求学生要善于研究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上面也是新课标新的要求,旧的那一套做法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要很好的贯彻实行新的教育方针政策就必须与时俱进,对师生充当的角色重新定位,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学生倾听教师”为“教师倾听学生”。
李政淘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教师倾听学生叙说,既是知识交流,又是心灵的沟通,表现在教师对个体生命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生本理论和新课标都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很有益处。也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比如听一位老师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那位老师没有按教参的提示那样来评价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老师注意倾听,结果听到了不少教参上没有的看法,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是个负责任的人,做什么事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做;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是个关心群众的人,经常劝告人们不要做政府不充许的事......从丰富多彩的答案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展现。
二、 转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以前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把学生粗暴的理解为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学习的机器。 生本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了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决非容器、机器。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教学问题都必须“以人为本”,体现备课内容的人文性,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国内外在育人方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