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之光”李四光》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4830字。 《“地质之光”李四光》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一、求学生涯
1、出身贫寒,步入学堂
2、留学日本,投身革命
3、步入政坛,求学英国
4、回国效力,专研地质
二、第四纪冰川
1、第四纪冰川
2、地质力学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 主持新中国地质工作
2、 领导石油普查
3、 发现多处油田
4、 周恩来的评价
本课的课标要求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求学生涯;第四纪冰川;甩掉贫油的帽子。
本课的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本课的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一) 求学生涯
本目介绍了李四光从求学到从事地质研究的历程。充分表现了李四光勤奋好学、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太平天国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设立新学堂,培养人才。这种新学堂,除了教学生读经书之外,还教一些科学技术知识。李四光进入的就是这种新式学堂。以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又被公派日本留学。
日本当时在甲戊战争打败中国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更是先进,所以,那一时期,有许多知识分子都选择到日本留学,政府也向日本派出大量的留学生。李四光就是政府公派的官费留学生,李四光选择了造船专业,甲戊海战是失败,使他幼稚的认为是由于中国的军舰不好,决心学好造船技术,将来为国家出力。当时,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年代,日本成为宣传民主革命的中心,李四光和其他许多留学生一样,加入了同盟会,并且是同盟会中最小的会员,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