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熟语使用中的注意点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例析熟语使用中的注意点
江西省峡江中学:邓明根 (331409) (13576600673)
1、明确指向.
例:情况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他却既来之,则安之,一点不惊慌,还是喝他的酒。
“既来之,则安之”多用于“安慰别人”,这意味着此熟语的意义所包含的行为指向是“别人”,而不是“某人自己”,故该熟语使用错误。可见,明确熟语意义所包含的行为指向,是十分重要的。
[高考错题链接]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禁和刑讯逼供,他们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2、辩明褒贬。
例: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父亲还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属褒义,不合语境。
[高考错题链接]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3、识别两可。
例:明知这次探险收获不大,但这位探险家还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此熟语含义有二:一是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二是比喻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如果惯用第一个意思,就会认为这个熟语使用错误;如据第二个意思,则能判定此熟语运用正确。所以,掌握熟语的正反两用义并进行识别是十分必要的。
[高考错题链接]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4、用准对象。
例:这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维护公共道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适用对象是“青年人”,而例题中被陈述的对象是“老同志”,熟语在对象上运用不妥。
[高考错题链接]年逾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崭露头角。
5、修饰合理。
例:听说他正在暗地整你的材料,对于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人,你可要当心啊!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的是“计策”“方法”高明,故可作“计策、方法”的定语,但不能用它修饰“人”,此题属此错误。
[高考错题链接]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6、避免混用。
例: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应当努力为子孙后代着想。
“大树底下好乘凉”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有共同的“乘凉”义,但意义不可混同。根据句意,此句宜用后者。
[高考错题链接]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
7、消除重复。
例: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闻名遐迩”中的“遐迩”与句中的“海内外”在语意上重复,可改为“海内外闻名的景德镇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