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600字。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教案
导入新课:请看导言:主要介绍了牛顿墓碑上的文字,和牛顿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思考:为什么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
童年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善于观察
中学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科学观察与实验 P233参考书
大学时代: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的初步计算
4、1665—1666年:黄金时代
A、光学领域: 1)发明折射望远镜:
用途: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意义:奠定光谱学的基础;P235页参考书
2)创“微粒说”
意义: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B、天文学领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用途: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意义:对天体观察进入新阶段;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原因:略
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认识?
生答: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一辈又一辈科学家努力和不断创新的结果。
牛顿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1)内容:
a.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潮汐现象、地球形状等问题
2)意义:
a形成经典力学理论,居物理学的统治地位达二百年;
b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c推动工业革命进程
取得成就的原因
勤奋的探索精神;
科学的研究方法;
注重实验,实行“归纳——演绎”法
善于借鉴吸收并大胆创新
评价牛顿
成就:许多划时代的发明
天文学:反射望远镜,研究潮汐现象,语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物理学:力学:经典力学理论;光学:日光原理、微粒说;
数 学:二项式定理、微积分计算
2、地位:诸多成就,尤其经典力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课外阅读】
牛顿之前,开普勒和他的老师对于天体运行轨迹做了非常多工作,观测了30年太阳系里各个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运行轨迹,他们发现每个行星运行轨迹都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并建立了相应的行星运行轨迹数学公式。 而开普勒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为何这些轨迹是圆形或椭圆形的?
牛顿也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有一天在苹果树下思考的时候,一个苹果砸中了他的头,他突然想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万有吸引定律。正是万物之间有吸引力,才使太阳依靠这个吸引力“拉着”各个行星围绕自己旋转,不致行星远离太阳系。运用万有吸引定律可以合理解释潮汐现象,彗星轨迹等许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