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阶段性总结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 18:5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阶段性总结
一、 绪论
中学生作文的出路在哪里?这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
注。目前,人们的认识似乎是不约而同的,那就是中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太多了:语
言干瘪,情节枯萎,逻辑混乱,思路闭塞;无真情实感,缺乏文采,更无创新;体现
不出生活的丰富多彩,缺少灵性;伪圣化、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假、大、空”,
“新八股”,“贫血”等等。人们似乎也都不约而同地大声疾呼:教师要减少作文的限
制,放开学生的手脚,允许他们写自己的“私情”,说自己的心里话;要引领学生到现
实生活中去,了解社会,关心生活,领悟人生,积贮情感;要开办语文“实验室”,让
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诵,重积累;要多教学生一些作文的方法、文章的结构知识,
要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引、议、联、结”。
  这些对中学生作文的见解是深刻的,提出的治疗方法也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认为,
在繁重的课业负担没有实质性解除,作文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高考750分的
12.5%。在这种情况下,要中学生放下其他课业为作文而去体验生活,积贮情感,大
量的阅读,似乎是不现实的;而真正的放开手脚,以我手写我心,也与现行作文考试的
要求相去甚远,不会得到社会的支持,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作文难产的症结
不完全在于限制的宽严、积累的多少、方法的有无,而在于思维的活跃与否。我们的作
文教学长期以来,重语词训练,轻思维培养;重作文的主题思想,轻作文品质的培养;
也许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 (改到此)
  那么,提高作文质量的比较可行的方法应是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力度,在积累陈
述性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营造一个创造的环境,拓宽认识的渠道,打
开思维的窗口,激发鲜活的灵感。调动他们库存的知识和蕴积的情感,采用恰当的方
式将题目和社会生活及已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材料或题目给定的范围内相
对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对题目的认识、感受、见解、联想从已有的知识库
存中提取出来,然后在本真的情感的驱动下,熟练地驾驭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某一问
题的见解。这应是目前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应该着力探讨的课题。为此,我们在写作教学的程序性方面进行了 “信息场”作文法的探索。
二 “信息场”作文法的理论依据
  什么是“信息场”作文法呢?所谓“信息场”作文法,就是利用“信息场”的
思维方式来为文章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的方法。
  “信息场”是邵泽水先生研究提出的一种用于学习和思维的工具,它模拟神经原
和神经网络的结构方式,以放射性思考为主要特点,来反映人类大脑思考问题的过程;
他认为大脑在思考某一问题时所处的情景和“电场”“磁场”十分相似,周围有一种
信息的“场”。我们借鉴了这一思考方式,并结合作文的特点,提出了“信息场”作
文法。“
  “信息场”作文法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于上个
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范式,它把人类认知的过程
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用信息加工理论和方法来探索人类的内部心翠机制,为
人们了解心理的运作和思维的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探寻教育的最佳模式打开了一
扇方便之门。我国的心理教育学家邵桂珍、皮连生等经过十数年能力,将认知心理学
与我国的教育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普遍的迁移而教”的教
学思想,和“六步三阶段教学”教学过程模式。
  我们受该教学模式的启发,认为作文教学也可以用下列模式表达:
  教学步骤  训练过程
1、提供材料或由材料引出话
  题
2、学生从头脑中提取原有知识
 以及相关材料
3、学生将提取出的信息或材料
 进行分析归类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信
  息、材料与话题的关系
5、根据不同文体的要求,筛选
  有效信息,构思谋篇,列
  出作文提纲
6、学生当堂快速作文
  我们提出的作文教学模式由六个环节构成。 “话题与材料目标”是命题人提供
的作文要求,是学生作文的方向,学生只有也必须由此生发开来,去构建自己的文章。
“激活原有知识储备”亦即“广义知识的教学过程模式”中的“激活原知识”,指是
学生将以前读过的文章和大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与材料充分调动起来,思维的开放与
否就在这一环中体现出来。“有层次地构建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要独立完
成信息场的构建,而且要有重点、有层次、脉络分明。根据文体要求和学生个人实际,
学生可以从话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文体的需要出发,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象什么,
与哪些人有关,与哪些事有关,与哪些话有关,应该怎么做;也可以回忆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对我有什么启迪;也可以由生活几件小事引发思索,
去感悟真谛。“理清信息或材料与话题的联系”是指在广泛的联想完成之后,学生自
主的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所列出的材料和信息与话题的关系,找出巧妙的连接
点,并且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的需要,筛选有效信息,构思谋篇,列出简单的作文提
纲,然后熟练地驾御语言,用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作文。
  怎样有效的激活原有知识储备?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联想到的信息呈现在纸面
上,以便能准确的辨别和筛选这些信息呢?我们又借用了皮亚杰思维发展理论的图
式,该理论认为,广义的图式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狭义的图式指个人
学习某一特殊课题时,他原有的适合于同化新课题的观念和组织。皮亚杰等为了证明
图式的重要,做了大量的实验。最早的实验是分别将一盘棋的残局呈现给专家和新手,
要求他们只能看一眼,专家能记住20多个棋子,而新手只能记住5至6个。然后将
棋局打乱,以毫无规则的方式再呈现给他们,结果,专家和新手一样,也只能记住5至
6个。在记忆有规则的棋局时专家之所以能超过新手,原因就在于在专家的认知结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