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70字。 第9课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法西斯的兴起和内外政策;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九一八事变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希特勒上台及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世界经济危机的学习,认识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理解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德、日法西斯政权内外政策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本性;
复习提问与导入新课: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他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凡尔赛体系实际是建立在火山口上?”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只是短暂的和平,只不过]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历史推进了灾难的深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一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企图称霸世界二挑起的,法西斯是独裁、野蛮、疯狂、惨无人道的代名词。首先,我们来看法西斯的兴起:
讲授新课:
一、 法西斯的兴起
1、法西斯兴起的时间: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
2、法西斯兴起的原因:德意日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浓厚;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
3、法西斯兴起的表现
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德国:建立起纳粹党
日本:兴起了以军部为主的法西斯运动
4、法西斯运动的纲领和目标:
对内:摒弃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
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此目教学思路:建议由对这部分知识较熟悉的学生来讲述
思考:
1、 什么是法西斯主义?一战后,法西斯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意大利在20世纪20年代就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法西斯主义,是一战后兴起的一种反动思潮和政治运动。对内摒弃自资产阶级民主体制,实行极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在西方列强中十分贫弱,战争的重负使得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政局动荡,工农运动高涨,统治阶级选择了法西斯。
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 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