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10字。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 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明白孔子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孔子对后世的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教学建议 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论语》原文,于丹《论语心得》视频,“孔子像”,“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及其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课时设计 1课时
重点和难点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
1、重点: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难点:
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
知识结构: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自学礼乐
2.从政失败
3.周游列国
4. 整理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2.儒家思想核心内容:礼-仁-中庸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1.办学形式:
2.教学内容:
3.教育目标(成人-君子)
4. 教育方法:
四.对后世的影响
1. 孔子思想对古代政治的影响
2. 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
3.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4. 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思想的形成。
(讲授新课)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
[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 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影响: 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
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
3、从政生涯(51岁)
官:鲁—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
整理文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