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标,说教材,开启新课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
- 资源简介:
约4200字。
研课标 说教材 开启新课堂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 崔喜利
大家好!在王敏勤教授的五大教学方略的指引下,在教材解说方法的创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今天我要解说的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在此,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 解说流程
1、课标要求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策略
5.、课例分析
6.、理想的语文课堂
二.解说过程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总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单元教材分析
(1)、总说(知识树)
七年级下册教材有六个合成单元组成,主题分别是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从体裁的特点来看:第一二单元属于记叙文,三四单元属于说明文,第五单元属于消息、通讯类实用文体,第六单元属于诗歌单元。从整册书编排的体例来看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知识树)
(2)、分说
其中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和第一单元同属于记叙文,就文体知识而言,两个单元相得益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把握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另外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反映童年的生活,有的是作家回忆自己的童年,有的是作家描写眼中看到的他人的童年,这些写人记事的文章,都有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3、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这与七年级教科书(上册)的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初一学生刚刚告别了童年生活,对“童年”这类话题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课文,容易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而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可进一步将之写作成文,做到条理清楚、生动形象。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乐趣;
2、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联想,谈谈自己难忘的童年趣事;
3、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品赏散文含蓄、生动、简练、优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并加以积累;
4、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结合所写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
5、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抓住对方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
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体会作家笔下各种童年的酸甜苦辣。
2、能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3、学习、品读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
单元教学难点:
1、能学习、品读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
2、能够记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合理安排线索,组织材料。
中考链接:(考点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