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期课改试验教材语文学科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16道题,约4350个字。
上海市二期课改试验教材语文学科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命题人:市教研室文章录入:董学平)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记诵与积累(11分)
1.默写(5分)
⑴桃花流水窅然去,。
⑵,似曾相识燕归来。
⑶一年好景君须记,。
⑷,早有蜻蜓立上头。
⑸,为伊消得人憔悴。
2.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⑴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留下的名句:“”后人至今传吟。
⑵如果你写信给一个居住在长江上游的朋友,可以用李之仪的一首词中的句子“
”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⑶在本学期学过的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中,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理由: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⒊予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闻:()⒋母黠不可致致:()
⒌驴不胜怒,蹄之蹄:()⒍顾野有麦场顾:()
(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10分)
禽鸟钟情
蒲松龄
天津弋人①得一鸿②。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③集④其足下。弋人将并抓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⑥。噫⑦!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注释】①[弋(yì)人] 以猎鸟为业的人。弋,射猎。②[鸿]大雁。③[既而]不久。④[集]本意是鸟停在树上,这里是“落”的意思。⑤[铤(dìng)]同“锭”,做成块状的金属。⑥[强]多,一般用于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⑦[噫(yī)]叹词,表示感叹。
7.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⑴抵暮始去()
⑵弋人悟其意()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9.蒲松龄是代文学家。本文与课文《狼》的出处相同,都节选自《》。本文中的雄雁为救雌雁,采取了的方式。从大雁相亲相爱的故事中,从“弋人悟其意,遂释雌”的举动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