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290字。 《中国民主革命先的行者孙中山》教案
浙江省龙湾中学 高琼林
温州第十五中学 王少莲
【教材分析】
1、课标内容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
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发展要求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Ⅰ专题三“辛亥革命”和必修Ⅲ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加深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了解,更好地评价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
“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几个重要阶段的主要史实;
理解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主要史实的历史地位;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整理主要史实,制作大事年表;
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彼此的知识心得;
本课学习的基本过程采用“三步曲”:第一曲:“以事论事”,在历史背景中概述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主要史实的历史地位;第二曲:“以事论品”,在历史事件中感知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个人品格:第三曲:“以事论人”,在历史背景、事件和个人品格中评价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天辟地的勇气以及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以史为鉴,提升历史素养,继承革命先辈契而不舍、与时俱进的斗争精神,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重、难点
(1)重点: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大事记
(2)难点: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评价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学年新课程的浸染,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新课程的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比较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的学习方法,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感悟心得体会。历史的主人是人,众多历史人物中的精英无疑是最吸引人们的历史元素。对刚迈入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比较缺乏历史人物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而选修ⅠA《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注重要求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认识中外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或作用。这,需要学生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学会历史人物评说的基本方法,并在评说的过程中感知历史人物的品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