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
- 资源简介:
约8170个字。
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
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论是素质教育下的语文素养的生成,还是应试教育下语文成绩的提高,作文教学都有无法言喻的重要地位。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教学中,一个长期的、重要的问题,也是需要教师队伍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写作要求,就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来,或者讲一些空泛抽象的类似“明确主题,突出中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等的条文,就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学生由此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作文“望而生畏”,出现讨厌写作文或畏怕上作文课的现象;而面对千篇一律、晦涩生硬的作文,语文教师也是无奈摇头叹息。即使语文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作文,但内容空洞、虚情假意的文章时常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但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它包括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写作指导的个性化,写作过程的个性化等等,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的统一。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其实,语文教师如果能在作文教学方面仔细探讨存在的问题,立足生活,多角度、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利用无限广阔的生活与教学资源,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作文,喜欢作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新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作文教学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①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应该凝聚作文的源泉,拓展指导的空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