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呼唤━━浅谈网络与诗歌教学的整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25 20:58: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70个字。

  情感的呼唤
  ━━浅谈网络与诗歌教学的整合
  教研员:杨翠平
  摘要:我校语文教师所研究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课题,在诗歌教学中取得了一石二鸟的作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音频效果让学生蓄情;运用计算机网络的Powerpoint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感情;运用计算机网络的Flash煽动学生的感情;运用计算机网络的Inter让学生的感情自然流溢━━使学生既掌握和运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学生的情感也被我们“唤”出来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蓄情品情煽情溢情
  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络人群中的主要部分。既然如此,中学语文教学有什么理由在网络的门外徘徊呢?我们为什么不推开大门,走进“网络”这一片新的天地呢?不时有人叹息:“现在的中学生没有感情,尤其没有爱国热情。”作为语文教师,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探究?我校语文教师从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所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课题,带头跨入了校园网络教学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效果——学生掌握和运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学生的情感也被我们“唤”出来了。
  一音频━━蓄情
  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有着难解之缘,优美的音乐流入语文课堂,在营造了美的意境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多媒体借助了视频、音乐、歌曲等现代媒体手段,将原本抽象的朦胧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确实,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
  如:教学《乡愁》时,我校语文教师杨翠平先点击课件1:由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通过视频播放,同时配上几幅略带感伤意境的画面,营造适宜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奠定本课的情感基调。课题的展示:乡愁(白色,草体,20号字,左一竖排)二字,余光中(黄色,宋体,14号字,左二竖排)三字,配上碧波万里的海面上空悬挂着白色的圆月,不过有片片的乌云欲遮明月的背景。学生只会了解到了《乡愁》的题目,而她配上《十感乡愁》的古筝独奏第一节,让学生有心灵一震的感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乡愁感伤的“场”。学生跟着画面字幕配乐朗诵,朗诵的学生随着音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