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课堂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6270字。
《送元二使安西》课堂教学实录(戴建荣2010.6长春)
课前:
聊老师,随老师的手势做呼吸。
一、导入:
师:今天,咱们在这大约要用50分钟的时间来学习一首诗。先请大家看我写这首诗的题目,一边看,一边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我先写一个字(送),接下来写两个字(元二),然后写一个字(使),最后写两个字(安西)。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
生(齐):王维。
师:唐朝诗人,王维(板书)。
师:好,我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1:我觉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先读一个字,然后停顿,再读两个字,然后再读一个字,然后再读两个字。
师:读一遍
(生1读)
师:没错,还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
生2:我猜这是一首送别诗,“送”要在前面,“元二”我猜应该是一个名字,“使”和“安西”我想不能连着,因为“安西”是一个地名。
师:没错,真好,这个孩子是会思考的。前面是从读的节奏上来说的,而她呢,不仅知道节奏,而且能从字词的意思上来说,了不起。别坐下,对她的发言同意吗?
(生在师三次追问下都同意,师请其坐下)
师:拿起这张纸,从第一行开始,快速地默读一遍,不要忘记下面的注释,更加不要忘记最后的作者简介。
(生默读1分钟左右)
师:好,我们五年级了,默读速度要快,都同意吗?
(师追问两次,生仍然同意)
师:(请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就请你把注释一读给大家听。
生3(读):元二,姓元,排行(xíng)第二。
师:不是排行(xíng)
生(齐):排行(háng)
生3: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师:读完了,你要思考了——那个女孩说的对吗?
生3:对
师:还对?她说元二是什么?
生3:名字。
师:你刚读到的是——
生3:排行第二
师:是他的名字吗?
生3:不是。
师: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吗?是在家中排行第二。什么叫排行第二,你知道吗?
生4:家中还有一个哥哥。
师:对,真有文化。咱们古人重男轻女,女孩子轮不到排辈分,只有男孩之间才可以,说明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