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论据的使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5 20:39:3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10字。

  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论据的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论据的使用要求,初步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2、培养就事例议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典型论据的揣摩分析,达到对论据分析方法的初步了解掌握;
  2、通过初步了解后的练笔来进一步把握论据分析方法的运用;
  3、通过综合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论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不怕学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运用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展示学生病例:指出当前学生议论文中事例论据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会分析,甚至连初步的分析都不会,形成事例+观点的现象。
  二、 方法指路:
  1、 教你第一招
  11岁的洪战辉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负。从读高中开始,他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直到背着妹妹上大学。(论据)洪战辉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努力拼搏,用双手撑起自己和妹妹的一片天。因为自立自强,他感动了万千国人。(分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自立自强,方能收获精彩人生。(论点)
  提问:这个事例中是如何连接论点与论据的?
  明确:探索事例中的结果所产生的原因,从因果关系上对事情进行分析。
  教师小结:探因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探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教师提示:形成一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在探因的时候就朝论点的方向考虑,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论据证明论点。
  我们再看一段例文体会一下这种方法: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他们为什么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如果真是千里马,又不失千里之志,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论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