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真情,放飞梦想——让日记成为学生心中的向往
- 资源简介:
约2620字。
书写真情 放飞梦想
——让日记成为学生心中的向往
茅草街中学 龙卉
青春是多梦的季节,是成长的季节,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有太多的想像、期待和创造,而日记仿佛是为放飞他们的梦想而存在,同时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形式,在新课标人文性的旗帜下,让学生的日记笔成为一种心灵的享受,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幸福成长,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追求。
一、抓住触点 心灵不设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新课标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弘扬自己的个性。《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等课文都是人文性很强的文章,课堂上,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之外,还从课文中挖掘素材,用日记的形式把这种人文性还原于生活中:学了《羚羊木雕》之后,我们请学生回家询问父母:“自己若把贵重的东西送给了朋友,你们知道后会怎么办?”;“把《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听家人有什么看法?”等等,这种日记都是在诱发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后,让他们的心灵在不设防的情况下流淌出自然的真情,让学生自然而为之。如一次在推荐学生阅读赏析了《认识父亲后》,学生被文中深情打动,心中涌动的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急于诉说。这时建议学生写的日记便是: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真诚的祝福、一首感情至深的诗、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都可以给父亲带来莫大的慰籍,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用文字的形式赠给自己伟大而又坚强的父亲。学生此时心扉完全敞开,在不设防的状态中,真诚地为父亲送上一份礼物,有的写:“爸爸,为了这个家,您不分白天黑夜的劳作,您辛苦了!” 有的写:“爸爸,祝您永远快乐、健康。”写诗的更多:“如果父亲是山,我就是山中的一棵树,山树通合,树了解山,山了解树,山保护着树,树则万分感激山。”“父爱如石,擦亮我的心灵之镜;父爱如火,照亮我的夜行之路。”
这种日记从教材中挖掘出触点,隐点或续点,进行拓展接编和改写,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与家人亲朋的交流,同时,学生心灵不设防,有话可说,充满乐趣,日记也就不再是负担。
二、抓住趣点 放长线钓大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凡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乐此不疲。写日记也是如此,若设置得当,学生就会在兴味盎然中完成,在心情愉悦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让他们步入社会,走进大自然,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去收获语文学习方面更多更鲜活的东西。“周末了,放下你手中的书和笔,走上街头,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店名称,摘选几个,看哪些店名好,为什么?”“难得下一场雪,